先有情怀还是先有成功?
一般认为,有情怀、努力做事,能够带来成功。但是不是这样,是先有成功才有情怀。
你不妨想想,创业者中变到成功你会先想到谁?乔布斯?马云?哪个不是成功人士?
所以说,要先成功,否则情怀一文不值。
另一方面,也只有成功人士才能将情怀变为现实。现实就现实,它只看数字。
看到一位备受批评的上市企业家搞慈善,拿出身家很小比例就有几亿几十亿,这个客观上来讲比我们的所谓情怀不知要现实多少倍。
将康爱公社做成百年公社
先有情怀还是先有成功?
一般认为,有情怀、努力做事,能够带来成功。但是不是这样,是先有成功才有情怀。
你不妨想想,创业者中变到成功你会先想到谁?乔布斯?马云?哪个不是成功人士?
所以说,要先成功,否则情怀一文不值。
另一方面,也只有成功人士才能将情怀变为现实。现实就现实,它只看数字。
看到一位备受批评的上市企业家搞慈善,拿出身家很小比例就有几亿几十亿,这个客观上来讲比我们的所谓情怀不知要现实多少倍。
融资过,也拒绝过融资,跟不同投资人也有过接触,到现在为止的感觉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融资,这主要是由创始人团队的性格决定的。从我的感觉,如果有两种性格上的倾向,那可能不适合融资:
1、总是担心给别人带来损失。
拿了人家钱,总是要为人家带来回报,有这个农民意识,所以花钱就格外谨小慎微,总是有过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这反而影响了投资款的使用效率。
先有情怀还是先有成功?
一般认为,有情怀、努力做事,能够带来成功。但是不是这样,是先有成功才有情怀。
你不妨想想,创业者中变到成功你会先想到谁?乔布斯?马云?哪个不是成功人士?
所以说,要先成功,否则情怀一文不值。
另一方面,也只有成功人士才能将情怀变为现实。现实就现实,它只看数字。
看到一位备受批评的上市企业家搞慈善,拿出身家很小比例就有几亿几十亿,这个客观上来讲比我们的所谓情怀不知要现实多少倍。
2014年之前,设想通过金融投资赚钱生活和做康爱公社,股票外汇期货都研究了好久形成了一些量化交易系统。但是2014年不幸拿到风险投资,于是放松了研究,好多也没有坚持下来。今天回测了一下数据,假设从2015年1月1号坚持到现在,理论上的赢利情况是非常惊人的,无论怎么做即便打对折,都是能赚到不少钱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坚持?拿专注创业做借口都不会信,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对当初研究的交易系统没有信心、缺乏信仰,在几个折腾或短期波折之下,放弃了。
好多事看起来简单,只是因为认知水平低或者并没有去真正研究而已,看似机会其实陷阱。所以不应轻率的去评论一个人或一件事、更不要轻率的去给人家提意见和建议,不身处其中,不知道对方到底经历什么样的境况。尤其是我这种笨人和现有的努力,认知的水平的天花板就是人家认知的起点,要谦卑、要多学习人家。
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以为从错误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以为自己能自律,但是其实没有。错误仍一次次重演、自律总被欲望打垮。
一个朋友恨铁不成钢,转给我一篇文章,讲述一个知名互联网公司如何号召向佛系创业宣战以求取得竞争优势。当然不仅这家公司,追求狼性、反对佛系不断见诸于互联网成功人士和公司的访谈。
这让我感慨,佛系到底哪里不好以致于你们都讨厌之?佛系追求自然、追求真实、不屈不挠、永不放弃、不为外界迷惑、追求普度众生、讲求人心慈悲,等等,难道过时了吗?就像唐僧师徒求取真经的历程,难道他们师徒也是错的吗?
前两天做了一个ppt,写的很直白没有任何包装修饰,同事看了后,说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总认为别人很了解我们,但是其实不是,人家根本不了解我们的优势和好处,而ppt中这些都没有任何展现。
最近我也注意到,一些交流很多的好友,其实根本就是不是我们康爱公社的用户。这些人跟我关系这么好,怎么不是我的用户呢?
还有一位好友跟我说支付宝相互宝推了爸妈版,说你看人家,我很纳闷,这东西我们上线三四年了,你怎么竟然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