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保险业(包括相互保险公司),其实质是一个基金,一个巨大的资金池,之所以形成这个情况,是因为它有两个假设一个客观上无法克服的困难。两个假设是:
1、大众不会自己管钱(所以不如交给我保险公司来管);
2、人是恶的和不诚信的(所以我先收费,免得你到时候不交钱)
这两个假设伴随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缺点就有了合理性:(互联网产生之前)缺乏技术手段通知投保人、无法做到事后收费,成本高。
将康爱公社做成百年公社
现代保险业(包括相互保险公司),其实质是一个基金,一个巨大的资金池,之所以形成这个情况,是因为它有两个假设一个客观上无法克服的困难。两个假设是:
1、大众不会自己管钱(所以不如交给我保险公司来管);
2、人是恶的和不诚信的(所以我先收费,免得你到时候不交钱)
这两个假设伴随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缺点就有了合理性:(互联网产生之前)缺乏技术手段通知投保人、无法做到事后收费,成本高。
有人说,抗癌公社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发展这么慢?
我听到这种问题是,往往心里有抽丫的冲动。当然,面上却只能说,我们发展在加速,之类。
觉得抗癌公社应该不这么难,是因为基础用户、种子用户已经具备的情况的情况下,是从1到N的问题,但是从0到1,却不是这样。
举个证据,这是我在2012年在知乎这个逼格甚高的地方提问的帖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4004 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根本不看好这个创意的。
以纯资助额来评价和估算抗癌公社,实在是小看我们了。我们提供的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价值,远超一些人的想象!
众保,是我首创设计的一种基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设计的互助保障模式,我定义其概念为“基于互联网的小额互保”。相对于通常意义的“互助基金”,众保组织的金融属性更低,”脱媒“更彻底,是一种用互联网重新定义“保险”的颠覆性创新。
之所以写信给保监会,一方面是因为它有是不是运营保险方面的困扰,这阻碍了它的发展。作为新生事物,非常希望保监会能耐心的了解它。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它极有可能朝着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的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发展,我们甚至考虑它是否能成为中国第一家专注健康的相互保险公司,因此希望能一开始就得到保监会的指导,使我们少走弯路。
这对社会是有意义的,都说当今世界被大金融家、大银行家们所掌控,如果互联网达到了削权分权制衡的作用,对于人人平等、世界和平的事业来说岂不大善?当然这还很遥远,但值得想想。
下午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说余额宝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引来一位余额宝支持者的强烈抗议,批评我“故作高深”、“纸上谈兵”等,但是张马丁不改判断,在此谈一下个人理解,欢迎批评指正。
真正的互联网产品,应该是紧扣“互联”二字的,互联网首先是人与人沟通方式上的变革,每个人都是一张大网上的节点,各节点之间可以低成本的、实时的、多媒体的连通,它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与非互联网方式相比较,表现之一就是“脱媒化”或“去中介化”,体现最彻底的就是P2P(我把众筹、众保也都归于P2P,下同)。在理想的状态下,假设当事双方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近乎零成本的双向沟通任何问题,那当然不需要有一个中间人的存在。在互联网之前,人们通过打电话、看电视、面对面、报纸媒体等做不到这一点,而有了互联网使这一切成了可能。
“众保”!——基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P2P小额互相保障模式。大意是: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彼此承诺,当这个组织有人遇到某类风险时,我保证会去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