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爱公社2011年问世,中国最早的大病互助平台,中国运营时间最长的大病互助平台,即便其它开创性的第一不讲,至少这两项是无人能敌的,只要公社不关门,就永远不会有人超越我们。
2、康爱公社的事业,是辅助解决解决大病医疗费问题。今天看到一张很震撼的图片,他们几乎大概率会得尘肺病被憋死,但是没有医保,就解决这样的问题来说,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互补合作大于竞争。
将康爱公社做成百年公社
1、康爱公社2011年问世,中国最早的大病互助平台,中国运营时间最长的大病互助平台,即便其它开创性的第一不讲,至少这两项是无人能敌的,只要公社不关门,就永远不会有人超越我们。
2、康爱公社的事业,是辅助解决解决大病医疗费问题。今天看到一张很震撼的图片,他们几乎大概率会得尘肺病被憋死,但是没有医保,就解决这样的问题来说,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互补合作大于竞争。
态度,就是我们的竞争壁垒、护城河、核心技术
我认为互联网基本道德规范中首先是开放,不开放就像人体的血管被堵塞,就使人体无法正常运行和成长。开放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基础。开放就像基本人权之于社会一样,应成为互联网的基本守则,甚至应立法加以保护。
我发现自己在商业模式方面很偏爱“低成本低价格”的模式,比如我数次在微博里表达了对廉价火锅、廉价航空等企业的赞美、数篇博客都是批判高成本呼吁“低成本”、我的两个最高人生理想也都与“低成本”有关,仔细想来并不奇怪,一方面我是穷人阶层具有穷人心态,另一方面深受母亲病重期间的缺钱之苦,我想改变穷人的这种局面:生活可以差一些,但不能因生老病死为钱发愁。
石油、通讯、银行等垄断行业定价长期偏高,不见发改委作为,而康师傅、宝洁等身处竞争行业,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率而提价怎么就不可以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石油通讯银行的爸爸是李刚?发改委欺软怕硬,凭何担当起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任?
一些人,一边享受着低价商品的种种好处,一边却看对低价非常不屑,认为低价竞争的企业不上档次,缺乏“核心竞争力”。这让张马丁觉得很不公,想为低价做些辩护。
昨天跟外地证券业同事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我提到一个观点,认为目前的证券行业虽然高呼创新,但其实不可能有真正的颠覆式创新,一方面根本原因是因为竞争不足,监管过度,行业与公司都活得很舒服,根本没有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受制于传统思维制约,无法跟踪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行业的影响。因此,行业内部的创新只能是“微创新”,不可能有真正颠覆式的创新。而只有外来的思维、外来的行业渗透、外来的模式、外来的人建立起的新公司才真正能做到颠覆式创新。
张马丁认为互联网的影响力的增强对证券经纪业务的传统赢利模式是种颠覆,作为行业公司,要么被颠覆要么主动引领变革。
在张马丁《草根的中国梦》一书中,也讲到了这个现象,那就是中国人绝对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 力,只是体制把他们束缚了。体制包括多方面,包括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等。而经济体制是很重要的,垄断的经济体制一方面使垄断公司缺乏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想创新的公司没有生存的空间。何尝见中国的电信行业有大的创新?类似Google Voice这种服务要何时才能在中国出现?